来源:渭南宣传 发布时间:2024-07-09
在韩城市芝川镇范家庄村,一间不起眼的小院里鲜红的党旗引人注目。1927年10月,这间小院里中国共产党在韩城建立了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范家庄支部委员会。1927年8月初,受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共产党员、韩城青年张子超二次返韩到范家庄村,秘密进行党的工作。经过深入宣传接收青年农民张智法、小学教员张先民为中共党员。他认为成立支部已经成熟,经上报省委,得到批准后,在10月初,韩城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范家庄支部委员会成立了,张子超为支部书记,隶属中共陕西省委,驻地范家庄。
中共范家庄支部委员会建立后,在西安的韩城籍学生党员陆续被中共陕西省委派回韩城,深入农村、学校发展党员,建立组织。涌现出了张智法、薛云亭等一批革命战士。
1937年8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由韩城芝川渡河挺进华北抗日前线,与日军浴血奋战保家卫国,9月25日取得平型关大捷,开启了壮烈的抗战篇章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发动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自此,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1937年8月下旬,八路军总指挥朱德、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参谋长左权、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等领导人率115师、120师、129师三个师,约4万多人,从韩城芝川渡口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击日本侵略者。如今,在韩城市芝川镇司马迁祠旁的凤凰台上,坐落着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1995年,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全国少工委决定在韩城芝川渡口建立此碑。目前,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教育的基地,那段波澜壮阔、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红色记忆,成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韩城市芝川镇依托域内丰富的文旅资源,致力打造市域红色教育集中区,成功推出了以“不忘初心党员党性教育基地”韩城第一个党支部旧址——范家庄党支部、八路军东渡黄河旧址纪念园、城南八路军东渡黄河旅指挥所的驻地旧址、东渡黄河船工纪念墙串联起来的“徒步重走东渡路”精品红色旅游教育路线,目前各类红色教育基地已累计接待10万余人次。芝川镇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强化规划引领,以弘扬传统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观光旅游为需求,在挖掘丰富红色旅游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合“黄河”故事、“史记”文化、“红色”印记和“景村”文章,发展形成了以沿黄路民宿农家乐、采摘体验园的新型旅游产品业态,乡村服务业成了农民增收新渠道,人均收入增加5000元左右,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至16475元。
从1927年第一个党组织范家庄支部成立,到1928年成立中共韩城临时县委;1937年,八路军主力从芝川渡口东渡黄河出师抗日,韩城老百姓送衣送粮、拆门搭路、筹集船只,留下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数不清的红色故事在韩原大地上烙下丰富的红色印记,而红色革命遗址就是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者,也是这座城市最珍贵的历史文脉和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