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红色文化网 2025-04-17
2017年7月13日16时30分,39岁的大荔县官池镇干部刘永强,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轰然倒下,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再也没能醒来。
当天11时,刘永强如往常一样,前往所包联的官池镇九龙村开展扶贫工作。彼时,他正与驻村第一书记及其他村干部热烈商讨扶贫光伏产业的分红方案,力求让每一位贫困户都能公平受益,突然,他感到一阵强烈的不适,随后倒地不起。众人紧急将他送往大荔县人民医院抢救,然而,确诊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脑干出血。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却依旧没能留住他的生命,刘永强不幸以身殉职,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
在担任镇政府文书期间,刘永强眼勤手勤,看到单位的板凳桌椅或者电源插座坏了,就自己动手修理,从来不让公共财产受损失。他总是笑着说:“修修还能用。”对待同事,他真诚又热心。早些年,乡镇干部下乡主要靠摩托车,大家都不太愿意外借,可刘永强的摩托是个例外,不仅好借,每次外借前,他还会细心检查油箱,发现油不够就主动加满再交给同事。谁到他房间串门,他第一个动作永远是跑到炉子跟前,弯腰捅旺炉火,因此,他的房间总是最热闹的那个。
2011年8月,刘永强被抽调到大荔县三创办,投身到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的创建工作中。在那五年多的时间里,他默默耕耘,踏实敬业,用实际行动为城市的蜕变贡献力量。后来,官池镇迎来大开发大建设的热潮,2016年6月,刘永强调回镇政府,身兼镇创建办主任、畜牧专干、美丽办干部等多项职务。面对县上反馈的问题,他牵头整改,一天之内马不停蹄地跑完全镇23个村的主巷道和背街小巷,逐村建立问题清单并督促整改到位,原本3天的工作量,他仅用1天就出色完成。
2017年3月,因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刘永强担任全镇唯一贫困村九龙村的包村组长,挑起了村里脱贫攻坚的重担。面对村里69户情况各异的贫困户,他全身心投入。贫困户李高峰家孩子上学可享受教育扶持,因李高峰外出打工,其母亲一次没办好手续,刘永强知道后,主动带着老人跑前跑后,直至顺利办妥;李高峰妻子想在产业园区打工,他不辞辛劳,往返园区四五趟帮忙协调,解决了就业问题。五保户王墩子的大牛因吃了发霉的豆子中毒,他联系镇兽医站救治,大牛最终没能保住,为了不让王墩子太过难过,他又多次联系县畜牧局,为其争取来一头小牛犊,还帮着申请危改资金建新房。
那段时间,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艰巨,刘永强带着驻村工作队日夜奋战。早上天不亮就到村子,离开时常常已是夜里一两点。饿了就啃几口锅巴麻花,或是泡一碗泡面充饥。村里的干部还能轮流值班,可他作为包村干部,始终坚守在村上。就在九龙村刚刚摘掉省级贫困村帽子的时候,他却永远地离开了。
在紧锣密鼓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刘永强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大事:6月,16岁的女儿参加中考;6月16日,儿子降生。镇里按规定批了他15天假回家照顾妻儿,可他临走时还对领导说:“放心,村上和镇上的事,我都不会耽误。”请假期间,听说九龙村精准扶贫数据有出入,他镇上、村里两头跑,真正休息的时间只有短短5天。
刘永强的离去,让无数人悲痛万分。大荔县城管局局长王小民含泪写下《英雄赞歌,永强永生》,这篇悼念文章在大荔人的微信朋友圈刷屏;7月17日,大荔县委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在全县开展向他学习的活动;7月18日上午8时,殡仪馆内,刘永强生前的好友、镇村干部、他帮扶过的贫困户及众多群众千余人含泪送别,大家沉痛悼念这位心中的好干部、好同事、好战友、好兄弟。
刘永强就像一颗螺丝钉,无论被拧在哪里,都默默坚守、一丝不苟。他用年轻的生命,在大荔这片土地上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的精神,也激励着更多干部投身到建设美丽大荔的热潮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