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 当前位置: 红色资讯> 老兵故事>
老兵故事

王友民:一位从未穿过军装的“老兵” 富平检察

2024-04-12
1001次阅读
来源: 渭南红色文化网
阅读时间:约 8 分钟

来源: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2023年02月22日 18:35



“拥军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9月23日,在渭南市的陕西容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7岁的董事长王友民说道。          

 35年来,王友民和军人结下了割舍不断的情缘。作为一名不穿军装的“老兵”,他以始终不变的拥军初心、永不停歇的拥军脚步、饱含深厚的拥军情意,在双拥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7月,容厦集团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2020年10月,王友民被表彰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王友民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读着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看着《英雄儿女》等军旅题材电影长大的。虽然未能如愿参军报国,但军人永远是他心目中的英雄。

1983年,王友民到东北地区务工,却没拿到一分工钱。归途中,他和几位工友迷失了方向,多亏一位路过的退役军人把他们带回家,端来热菜热饭,送上返乡路费。从那时起,王友民更是打心底里想和军人靠得近些、再近些。1986年,王友民东挪西凑买来一台二手印刷机,在渭南办起了印刷厂。凭借诚实和苦干,他逐步扛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想为部队做点事情的愿望也愈发强烈。一次,王友民在为部队印刷纸箱时,无意间听到两位军嫂说起随军后工作无法落实,和丈夫闹矛盾。“不能让军人流血流汗又流泪!”王友民主动联系部队协助解决军属就业,安排了13名军嫂到印刷厂上班。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王友民始终把随军家属、退役军人、军人子女作为优先招聘的对象,安置随军家属和退役军人300多人,同时协调他们的子女就近上学。针对退役军人缺乏职业技能的问题,他3次聘请专家开展免费技能培训,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目前,企业80%的员工都是军属和退役军人。退役军人虽然脱下军装,但忠诚、担当的品质早已嵌入灵魂,他们对于社会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该受到社会的尊崇和珍爱。”说起自己的“团队”,王友民欣慰又自信。与他共事27年的退役军人刘柱,也被王友民对军人的情感深深打动,在王友民的安排下,他带薪参加培训、独立完成项目,逐步从最基层的员工成长为高层管理者。

 2005年的一天,王友民开办的制药厂因检修时电焊渣引燃了保温石棉网,约5000平方米的车间燃起熊熊大火。在消防人员准许的情况下,这支以退役军人为主的员工队伍不顾生命危险、团结一心,他们捂住口鼻从窗户和门出入,仅用了不到1小时,就将车间内的所有设备和原材料如数抢救出来。望着100多名员工被烟熏黑的脸、被玻璃割伤的手,王友民激动得热泪盈眶。之后的1年时间里,制药厂虽然发不出工资,但没有一个人选择离开。“军人是最可爱的人,爱国拥军是每个老百姓的责任和义务。”王友民认为,不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军人都是为了人民的需要冲锋向前的子弟兵。

 35年执着拥军,于王友民有情感驱动,但更是理性抉择。走进容厦集团物流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汉白玉国旗台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不远处的老杏树下,一眼古井别有风韵,井旁石碑镌刻着“饮水思源”4个大字。漫步在园区内,展板贴画处处营造出浓厚的爱国拥军氛围。 “我们这一代人是赶上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才有了今天的小成就,一定要‘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王友民说。

这些年来,王友民解决渭南籍在外服役官兵的家庭困难、定期看望延安八一敬老院的老战士、结对资助烈士亲属……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边关哨所。“拥军,关键是用情,多为他们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凡是部队遇到的实际问题,被官兵亲切地称为“拥军经理”的王友民总是尽心竭力去解决。20世纪80年代,驻渭部队后勤保障水平较低,夏天,战士被蚊虫叮咬,他送去杀虫剂;冬天,他给后勤送去腌菜的缸。看到官兵宿舍墙皮脱落,他立即带领施工队进行整修。为了丰富官兵精神文化生活,王友民设立专项基金建设为部队多功能文化室,组建“双拥”军乐队、锣鼓队开展专场演出。此外,王友民还捐赠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提升部队办公自动化水平。对他来说,只要部队建设需要,买再贵的设备也值得。

 2020年,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王友民的容厦集团担负起保障食品医药供应、快递速运等责任,畅通渭南抗疫物流“大动脉”。他想方设法购买了防护服、口罩、消毒液、牛奶等防护用品和生活物资,及时送到解放军驻渭某部、武警渭南支队等部队的官兵手中。同时,他还将300多幅六尺书法作品捐赠给空军军医大学和驻武汉某部防疫一线官兵。在容厦集团的荣誉室里,挂满了写有“军民一家亲 共谱双拥情”“兴业不忘拥军 情系绿色长城”“鱼水情深 携手战疫”等字样的锦旗,它们都在无声地讲述着王友民拥军的感人故事。“能让军人在部队安心服役、扎实练兵,这忙咱就帮对了,心里很荣耀。”王友民笑着说。             

“7月1日,我是坐在英雄身边,流着泪看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王友民说道,自己受邀参加陕西省在革命圣地延安举行庆祝大会,身旁就坐着老红军、老战士。“我希望更多的人投身爱国拥军工作、支持军队建设,弘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让爱国拥军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王友民表示,他下一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筹划联合社会力量,与其他民营企业协同,推动社会化拥军工作阔步向前。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我虽然能力有限,但将在拥军道路上一如既往、勇往直前,尽最大的努力为强国强军作贡献!”王友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