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红色文化网 时间:2024-04-18
一、区域概况:山水相映的生态村落
峪河村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永丰镇西南部,地处洛河支流峪河沿岸,属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过渡地带。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312户1280人,耕地面积约2300亩,以旱地为主,主导产业为花椒、苹果种植及奶山羊养殖,其中花椒种植面积达800余亩,年产干椒超10万斤,是蒲城县“大红袍花椒”核心产区之一。近年来,村内通过硬化道路、改造涝池、绿化巷道等措施,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形成“红色文化+绿色产业”的融合发展格局。
二、红色文化:永丰战役的烽火记忆
峪河村所在的永丰镇是解放战争时期永丰战役的重要战场,红色基因深植血脉:
永丰战役的历史见证
1948年11月,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起永丰战役,全歼国民党76军,为解放渭北奠定基础。峪河村作为后勤支援点,村民为解放军提供粮草、担架,涌现出张德胜等支前模范。村内现存战役临时指挥部旧址(一处清代窑洞院落),内设简易沙盘、作战地图等复原场景,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000人次。
烈士陵园与精神传承
永丰战役烈士陵园位于峪河村东侧,安葬着370名烈士遗骸,纪念碑镌刻“永丰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每年清明、烈士纪念日,党员干部、学生在此开展祭扫活动,成为红色教育核心阵地。
三、红色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
峪河村以红色资源为引擎,构建“红绿融合”产业体系:
红色研学与生态旅游。整合永丰战役旧址、烈士陵园等资源,开发“重走支前路”主题线路,游客可体验担架运送、粮草搬运等沉浸式项目,并在“红色食堂”品尝窝头、小米粥等战时餐。联动洛河生态廊道,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观雪”四季游,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
花椒产业链升级。成立合作社,引入烘干、筛选设备,推出花椒精油、花椒芽菜等深加工产品,通过电商直播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带动50户脱贫户增收。
非遗与红色文创。结合蒲城麦秆画、剪纸等非遗技艺,创作“永丰战役”主题工艺品,如麦秆浮雕《支前队伍》、剪纸《战役胜利图》,成为文旅新亮点。
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
峪河村以党建为核心,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网格化治理:建立“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网络,党员带头参与防汛救灾、环境整治,2021年汛期安全转移群众42户,实现“零伤亡”。
集体经济壮大:通过土地流转发展林下养殖(花椒鸡)、光伏发电项目,村集体年收入达18万元,带动脱贫户人均增收4000元。
红色教育铸魂:定期组织党员赴烈士陵园、战役旧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年均接待党性教育团队150余批次,强化初心使命。
五、乡风文明:文化浸润下的和美家园
峪河村以文明实践为抓手,推动乡风民风焕新:
移风易俗树新风。制定《红白事简办细则》,限定宴席标准(每桌≤300元),单次活动节省费用超8000元,获评“蒲城县文明示范村”。
非遗活化与文体活动。成立社火队、广场舞队,表演《永丰战鼓》等原创节目;举办“好媳妇”“最美庭院”评选,弘扬孝老爱亲传统,化解邻里纠纷30余起。
人居环境蝶变。硬化道路8.5公里,改造卫生厕所280户,将废弃涝池改建为生态景观湖,栽植绿化苗木1.2万株,获评省级卫生村。
从永丰战役的烽火岁月到花椒产业的蓬勃生机,峪河村以红色基因铸魂、党建引领聚力、文旅融合赋能,在洛河岸畔书写了“红绿交融”的振兴答卷。未来,随着红色研学线路的深化与数字农业的拓展,这座承载革命记忆的村庄,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