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

蒲城县

蒲城县孙镇甘北村:将军故里谱写振兴新篇

渭北高原的千年古村甘北村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孙镇东南6公里,总面积16平方公里,辖14个自然村,户籍人口4579人,地处渭北高原丘陵沟壑地带...
详情介绍

来源:渭南红色文化网 时间:2024-04-19

一、区域概况:渭北高原的千年古村

甘北村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孙镇东南6公里,总面积16平方公里,辖14个自然村,户籍人口4579人,地处渭北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地势北高南低,素有“十沟两塬一面坡”之称。村内农田广袤,主产小麦、玉米,林果业发达,拥有桃园、梨园、苹果园等50余个,2024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超1.1万元。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曾是王翦练兵、关羽驻军的军事要地,现存“大郎庙”(王翦庙)残迹及龙泉传说,文化底蕴深厚。

二、红色文化:爱国将领的精神摇篮

甘北村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出生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杨虎城故居:始建于清末,1933年翻修,建筑为典型关中土木结构,保存完整,被列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及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故居内陈列将军生活用品、革命史料,还原其家庭生活与革命思想形成轨迹。

培民小学:杨虎城1930年出资创办,原名私立模范小学,后更名为培民小学,承载其“教育救国”理念。2013年改为旧址博物馆,馆内保留门楼、宿办楼及学生上课蜡像场景,汉白玉塑像巍然矗立。

杨母花园:1934年建成,园内母子铜像展现杨虎城与母亲孙一莲的深情,象征孝道与家国情怀的融合。

三、红色产业:文旅融合激活经济

依托杨虎城红色IP,甘北村打造“红色+”产业链:

红色景区建设:规划面积10万平方米的杨虎城故居红色旅游景区一期于2023年开放,涵盖故居、民国风情街、甘北广场等,配套实景演艺《甘北风云》、沉浸式换装体验,年接待游客超万人。

特色农产品:推出“甘北大灶台”农家餐饮,主打零添加面粉、八宝辣子等,结合红色包装提升附加值。

文创开发:依托民国风情街,销售红星草编、将军主题纪念品,带动村民就业38。

四、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革命岁月

甘北村设计“一日红色之旅”路线:

上午:参观杨虎城故居、培民小学博物馆,观看《甘北风云》实景剧,感悟将军生平;

下午:漫步民国风情街,参与农事采摘(苹果、酥梨),品尝“忆苦思甜饭”;

夜晚:入住红星民宿,参与篝火晚会聆听革命故事。

2023年,村旅游综合收入显著增长,并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五、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赋能振兴

村党总支以“党建+网格”模式推动基层治理:

网格化管理:全村划分为251个网格,党员担任网格长,负责环境整治、矛盾调解,2023年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村容焕然一新。

红色教育:与高校党支部共建,引入电商培训、景观设计资源,培育“红色讲解员”队伍。

党员示范:设立“党员责任田”,帮扶留守老人耕作,积分兑换激励志愿服务。

六、乡风文明:孝道与教育铸魂

甘北村以红色精神涵养文明新风:

孝道传承:春节全村团拜,晚辈为80岁以上老人集体拜年,杨虎城孝母故事写入村规民约。

教育兴村:延续杨虎城“教育救国”理念,村委会奖励考入重点大学学子1000元,2023年一人考入清华大学。

文化浸润:组建红色文艺队,编排皮影戏《联络站风云》,古槐树下讲述奋斗故事,凝聚精神共识。

从秦汉烽火到将军故里,甘北村以红色文化为魂、绿色产业为基,绘就“古韵与新风交织”的振兴画卷。未来,随着红色旅游景区的深化开发与西延高铁的贯通,这颗渭北明珠将继续闪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