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红色文化网 时间:2024-08-06
一、区域介绍:关中腹地的历史与生态交融
雷家庄村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赵庄镇,行政代码为610525104213,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部,北依黄土台塬,南望洛河湿地,是典型的关中传统村落。村域总面积5450亩,耕地面积4540亩,以苹果、花椒为主导产业,近年来依托现代农业技术逐步发展辣椒、樱桃等特色种植业。村内交通便利,每日往返赵庄镇的公交车最早5:50发车,最晚19:24收班,有效连接澄城县与渭南市区。
村庄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雷家庄大队,1984年更名为雷家庄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仍保留着关中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与农耕文化。周边旅游资源丰富,距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尧头窑遗址仅20公里,村内虽无直接景点,但依托赵庄镇整体规划,逐步融入“万亩蔬菜基地”与红色文旅联动发展格局。
二、红色文化:革命火种的传承与守护
雷家庄村是澄城县红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之一。2024年8月,澄城县委书记高成文调研时重点考察了村内的第三次前委扩大会议旧址(彭德怀故居),该遗址记录了1948年西北野战军在此召开军事会议的历史,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战略决策地。旧址内保留着会议场景复原展陈,通过图文展板、实物陈列生动再现彭德怀元帅指挥西北战局的峥嵘岁月。
此外,村域邻近的关则口澄城县第一届人民政府旧址与崖畔寨,共同构成赵庄镇红色遗址网络。这些遗址通过修缮保护与史料挖掘,成为弘扬革命精神、开展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
三、红色产业:多元融合的振兴之路
雷家庄村以红色文化为纽带,探索“红色+农业+文旅”的产业融合模式:
红色教育培训:依托彭德怀故居旧址,开发“重走红色决策路”主题研学课程,吸引党政机关、学校团体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年接待量超5000人次。
特色农业赋能:融入赵庄镇“万亩蔬菜基地”规划,发展辣椒订单农业。2022年,镇内辣椒种植面积达1500亩,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雷家庄村同步推广樱桃、花椒套种技术,延长产业链条。
红色文创开发:结合尧头黑瓷非遗技艺,设计以彭德怀形象为主题的陶瓷纪念品,并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路,形成文化附加值。
四、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与生态联动
雷家庄村以红色遗址为核心,构建“一核多点”旅游格局:
核心景点:第三次前委扩大会议旧址、关则口第一届人民政府旧址,配套建设红色文化广场与主题墙绘,形成“决策之光”游览线路。
生态联动:整合周边尧头窑遗址、洛河湿地等资源,推出“红色研学+非遗体验+生态观光”复合型旅游产品。游客可参与黑瓷制作、辣椒采摘等互动项目,深化文旅融合体验。
主题活动:策划“红色剧本杀”“军事拓展训练”等沉浸式项目,还原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推演场景,增强游客参与感。
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
雷家庄村深化“党建+”模式,推动治理效能与产业发展双提升:
组织建设:构建“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体系,设立党员责任区,48名党员分片包干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
民生议事:创新“蜂巢式民主议事机制”,通过“院坝夜话”“田间恳谈”收集村民诉求,2024年累计解决道路修缮、灌溉设施升级等民生问题23项。
产业联建:与河南虢骄农业等企业成立“党建联合体”,推动辣椒订单农业规模化发展,2025年预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
六、乡风文明:传统美德与现代治理的共振
雷家庄村以文化浸润推动文明新风:
移风易俗: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纳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成员由老党员、乡贤组成,丧事费用从万元缩减至3000元,获评“县级平安建设示范村”。
环境提升: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清理“三堆六乱”,评选“美丽庭院”20户,配套建设法治广场、小微游园,实现垃圾处理率100%。
文化惠民:组建22人广场舞队,定期举办篮球赛、棋牌活动;重阳节组织老人集体生日宴,发放爱心物资,弘扬孝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