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

澄城县

澄城县冯原镇孙堡村:红色热土上的振兴之路

黄土台塬上的历史村落孙堡村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冯原镇南部,行政代码为610525101201,城乡分类为村庄,地处黄龙山系浅山区与洛河平...
详情介绍

来源:渭南红色文化网 时间:2024-08-08

一、区域介绍:黄土台塬上的历史村落

孙堡村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冯原镇南部,行政代码为610525101201,城乡分类为村庄,地处黄龙山系浅山区与洛河平原过渡带,北依黄龙山,南望洛河湿地,是典型的关中传统村落。村庄海拔721—1272米,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4℃,降水集中在7-9月,昼夜温差大,适宜苹果、花椒等经济作物生长。村域内耕地以旱地为主,历史上因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曾是贫困村。近年来,依托红色资源与现代农业,村庄逐步实现生态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红色文化:壶梯山战役的精神丰碑

孙堡村是解放战争时期壶梯山战役的核心战场之一。1948年,彭德怀、王震等将领在此指挥西北野战军攻克国民党军重要据点,为解放大西北奠定基础。村南的壶梯山战役遗址被列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覆盖战斗遗址本体及周边50米区域,现存战壕、碉堡遗迹等历史见证。

98747465858902222.png

914670359939704794.png

近年来,当地以遗址为核心建成壶梯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包括战役纪念碑、登山木栈道、红色教育馆等设施,通过“东路之锁钥”“激战壶梯山”等五大主题展陈,生动还原战役场景。基地累计接待省内外研学团队1400余批次、7万余人次,成为渭南市党员教育示范基地。

三、红色产业:文旅融合的多元探索

孙堡村以红色文化为纽带,构建“红绿交融”的产业体系:

红色教育培训:开发“重走壶梯山”研学课程,结合军事拓展、情景剧演出,吸引党政机关和学校团体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特色农业赋能:依托冯原镇“陕西外贸优质苹果第一镇”的优势,发展苹果种植与深加工,主栽品种富士、秦冠曾获中国后稷优质水果金奖,年产值超百万元。

红色文创延伸:结合尧头黑瓷非遗技艺,设计战役主题陶瓷纪念品,并通过电商平台推广,提升文化附加值。

四、红色旅游:沉浸体验与生态联动

孙堡村以壶梯山为核心,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核心景点:壶梯山战役纪念碑、登山步道、红色教育馆,配套廉洁文化展厅和生态停车场,形成“红色足迹”游览线路。

生态联动:整合洛河湿地、黄龙山自然景观,推出“红色研学+生态观光”复合型产品,游客可参与苹果采摘、非遗体验等活动。

主题活动:策划“战地实景剧本杀”“军事训练营”等沉浸项目,增强游客参与感。

五、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与民生服务

孙堡村深化“党建+”模式,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四级网格体系:构建“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划分党员责任区,48名党员包干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

民生议事机制:设立“蜂巢式民主议事亭”,通过“院坝夜话”收集村民诉求,2024年解决道路修缮、灌溉设施升级等问题23项。

产业联建:与龙头企业合作成立“党建联合体”,推动苹果冷链物流和电商销售,2023年助农增收8万元。

六、乡风文明:传统美德与现代治理的交响

孙堡村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塑造和谐新风尚

移风易俗: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丧事费用从万元缩减至3000元,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树立标杆。

环境提升:推行“网格化+”管理,清理“三堆六乱”,垃圾处理率100%,打造法治广场、小微游园,获评“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文化浸润:组建广场舞队、书法协会,举办重阳节集体生日宴,弘扬孝道文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文明餐桌”“秸秆禁烧”宣传,提升村民素养。

孙堡村以红色基因铸魂,以绿色发展筑基,书写了从“战场”到“家园”的振兴传奇。未来,这座承载着革命记忆的关中村落,将继续深挖红色资源,擦亮“红色孙堡”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