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

澄城县

澄城县赵庄镇邵家村:红色基因与绿色发展的乡村新篇

黄土台塬上的历史村落邵家村位于陕西省澄城县赵庄镇西南部,地处关中平原与黄土台塬过渡带,北依黄龙山,南望洛河湿地,海拔960—1100米,属...
详情介绍

来源:渭南红色文化网 时间:2024-08-09

一、区域介绍:黄土台塬上的历史村落

邵家村位于陕西省澄城县赵庄镇西南部,地处关中平原与黄土台塬过渡带,北依黄龙山,南望洛河湿地,海拔960—1100米,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村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耕地以旱地为主,历史上因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曾是典型的贫困村。近年来,依托赵庄镇“外贸辣椒基地”和“优质苹果之乡”的产业优势,邵家村逐步发展辣椒、苹果种植业,并融入全镇“粮、经、饲”多元化产业格局,形成“辣椒+苹果”双主导模式。村内基础设施完善,2014年通过合并周边自然村(如关泽口村)优化行政布局,现有村民小组以种植业和红色文旅为核心发展方向。

二、红色文化:崖畔寨起义的精神丰碑

邵家村是澄城县红色革命的重要承载地之一,其核心红色资源为崖畔革命旧址。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中共澄城县委书记张鼎安在此策动武装起义,率领保安大队和抗日救国牺牲团300余人进驻崖畔寨。尽管起义因国民党反动势力围剿而失败,但牵制了国民党一个师的兵力,有力支持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61186812046487363.png

崖畔寨创建于明代,三面临沟,易守难攻,现存夯土城墙、关帝庙及革命时期的防御工事遗迹。寨内关帝庙墙壁保留“王羲之十八鹅”等珍贵壁画,成为研究明清建筑与革命历史的双重载体。1985年,该遗址被列为澄城县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入选陕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现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3191738061804687.png

三、红色产业:农文旅融合的振兴实践

邵家村以红色文化为纽带,构建“红色+农业+生态”的产业体系:

特色农业提质:融入赵庄镇“万亩辣椒基地”规划,种植线椒、色素椒等品种,年产干椒500万斤,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销往东南亚,年产值超千万元。

红色教育培训:依托崖畔革命旧址,开发“重走起义路”研学课程,联合周边红色景点(如高垣村中共洛川特委党支部旧址)形成区域联动,年接待党政机关、学校团队超5000人次。

生态旅游延伸:整合洛河湿地景观与农耕体验,推出“红色研学+辣椒采摘”复合型旅游产品,游客可参与辣椒晾晒、传统农具操作等活动,提升文旅附加值3。

四、红色旅游:沉浸体验与历史传承

邵家村以崖畔寨为核心,打造“一核多点”旅游格局:

核心景点:崖畔革命旧址、起义纪念碑、关帝庙壁画展陈,配套建设红色文化广场与登山步道,形成“烽火岁月”主题游览线路。

811717564523108660.png

生态联动:结合赵庄镇万亩苹果园和辣椒田,策划“春赏花、夏采椒、秋摘果”四季主题活动,吸引摄影爱好者和研学团队。

文化活化:复原起义情景剧演出,设计“崖畔保卫战”实景剧本杀,增强游客参与感。2023年,村内举办首届“红色辣椒节”,通过非遗展演、辣味美食赛等活动拉动消费。

五、党建引领:蜂巢式治理与民生服务

邵家村深化“党建+”模式,创新基层治理:

组织强基:构建“镇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体系,48名党员分片包干环境整治、矛盾调解,2023年解决民生问题23项。

民主议事:推行“蜂巢式民主议事机制”,通过“院坝夜话”“田间恳谈”收集村民诉求,2024年完成灌溉设施升级、道路拓宽等工程4。

产业联建:与泽瑞冷库等企业成立“党建联合体”,发展辣椒冷链物流和电商销售,2023年助农增收8万元。

六、乡风文明:传统美德与现代治理的交响

邵家村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塑造文明新风:

环境提升: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清理“三堆六乱”,评选“美丽庭院”20户,配套建设法治广场、小微游园,获评“县级平安建设示范村”。

 

文化浸润: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丧事费用从万元缩减至3000元;开展“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弘扬孝道文化。

教育赋能:沟西希望小学作为教育扶贫重点,常年吸引高校支教团队(如江苏师范大学“同心圆”志愿队),开设演讲、音乐等特色课程,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

邵家村以红色基因铸魂,以绿色发展筑基,书写了从“革命烽火”到“产业兴旺”的振兴传奇。未来,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关中村落,将继续深化红绿融合,让崖畔精神与现代农业交响共鸣,为乡村振兴注入更澎湃的活力。